
全球瞩目!海悟液冷双排微模块斩获 2025 红点奖全解析 算力革命下的机房温控散热
2025 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榜单揭晓,中国企业再次闪耀国际舞台 —— 海悟液冷双排微模块凭借领先的技术创新与工业设计,从全球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荣膺这一 “工业设计界奥斯卡” 殊荣。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数据中心液冷技术跻身全球顶尖行列,更以 “中国方案” 的务实创新,为全球算力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范本。
从广州到全球,海悟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行业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。此次红点奖的获得,既是对过去创新的加冕,更是对未来突破的期许 —— 在智算与绿色并行的时代,海悟正以技术创新为笔,在全球算力版图上书写属于中国的 “冷静” 智慧。

一、AI 算力爆发催生散热革命,液冷技术成破局关键
随着大模型训练、自动驾驶等高密算力场景的爆发,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正以每年 20% 的速度攀升,传统风冷系统在 30kW / 柜以上场景已难以胜任,“散热难、能耗高、部署慢” 成为行业共性难题。海悟液冷双排微模块的诞生,正是对这一挑战的精准回应。
模块化设计:让复杂工程简单化
海悟将液冷系统的核心组件 —— 液冷机柜、CDU、配电单元等集成于标准化模块,通过工厂预制化生产与全流程调试,实现 “即插即用” 的极简部署。相比传统液冷方案需 3 个月以上的现场施工周期,海悟模块可将部署时间压缩至 72 小时,同时通过灵活扩展设计,支持算力需求动态调整,为企业节省 30% 以上的初期建设成本。
冷板液冷技术:能效跃升的核心密码
在散热效率上,海悟采用先进冷板液冷技术,通过直接接触芯片热源的高效热传导路径,将散热能力提升至 1000W/m² 以上,轻松应对 72kW / 柜的超高功率密度。实测数据显示,在典型智算中心场景中,海悟方案可将 PUE 值稳定控制在 1.1 以下,较传统风冷方案降低 40% 以上能耗,每年每机柜可减少碳排放超 15 吨,真正实现 “算力增长” 与 “碳排下降” 的逆向而行。
二、从 “中国制造” 到 “全球认可”:海悟的技术突围之路
海悟的红点奖之路,是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。三十年深耕数据中心温控领域,其构建的 “研发 - 测试 - 制造 - 服务” 全链条能力,成为突破国际技术壁垒的关键。
研发实力:300 人团队的持续攻坚
海悟组建了由行业专家领衔的 300 人研发团队,年均研发投入超 2 亿元,在液冷材料、流体仿真、智能管控等领域累计获得专利 200 余项。其 CNAS 国家认可实验室,可模拟 - 30℃至 80℃全气候工况测试,确保产品在全球不同地域的可靠性。场景落地:头部企业的共同选择
目前,海悟液冷双排微模块已在粤港澳大湾区、京津冀等算力枢纽实现规模化应用。在某互联网企业的智算中心项目中,300 台海悟液冷机柜支撑起日均 10 亿次的模型训练任务,系统连续运行 500 天零故障,散热效率与稳定性获得客户高度评价。
三、红点奖背后的产业价值:定义全球绿色算力新生态
此次获奖,不仅是对单一产品的肯定,更体现了国际设计界对 “中国方案” 的价值认同。海悟液冷技术的突破,正在重塑全球数据中心产业的竞争格局。
标准引领:推动液冷技术全球化普及
海悟积极参与制定《数据中心液冷系统设计与安装标准》等多项国家级规范,并与英特尔、英伟达等国际厂商建立技术合作,推动液冷接口、协议的全球化统一。其研发的开放式液冷架构,可兼容不同品牌服务器,降低行业技术迁移门槛,加速液冷技术从 “高端场景” 向 “普惠应用” 渗透。生态共荣:构建可持续的算力未来
在 “双碳” 目标与 AI 革命的双重驱动下,海悟正以液冷技术为纽带,连接高校、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,打造 “技术研发 - 场景验证 - 产业应用” 的创新生态。通过开放实验室资源、举办行业技术论坛,海悟已培养液冷技术专业人才超千人,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。
四、未来已来:海悟的下一个创新坐标
站在红点奖的新起点,海悟将继续深化液冷技术布局:一方面,向浸没式液冷、喷淋式液冷等更高阶形态突破,研发支持 100kW / 柜以上的超高温控方案;另一方面,推动液冷技术与储能、余热回收等系统融合,构建 “零碳数据中心” 全场景解决方案。从广州到全球,海悟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行业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。此次红点奖的获得,既是对过去创新的加冕,更是对未来突破的期许 —— 在智算与绿色并行的时代,海悟正以技术创新为笔,在全球算力版图上书写属于中国的 “冷静” 智慧。
获取最新价格?我们会尽快回复(12小时内)